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
《丹江口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丹江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2月25日
丹江口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方案
为深入推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在充分借鉴先进地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建设工作,加快构建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法治保障的垃圾分类长效机制,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新水都”贡献力量。
二、主要任务
(一)宣传发动到位。把发动群众作为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充分借助全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强化垃圾分类公益宣传、舆论引导和监督,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通过召开“院场会”、上门恳谈会等形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垃圾分类治理。广泛运用文化墙、LED显示屏、大V直播、趣味活动、发放宣传品等方式,普及垃圾源头减量和科学分类知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垃圾分类。进一步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宣传阵地作用,深入开展垃圾减量分类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景区等“七进”活动。将生活垃圾减量分类知识纳入学校教学体系,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增强全民垃圾减量分类意识,养成垃圾分类良好生活习惯。(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卫健局、市乡村振兴局、十堰市生态环境局丹江口分局、市融媒体中心、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镇<办、处、区>)
(二)源头减量到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限塑令”,开展农副产品、食品、化妆品、礼品、外卖、快递等过度包装专项治理。加强对果蔬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等售卖流通环节管理,推行净菜上市、洁净农副产品进城。督促餐饮、娱乐、住宿等服务性企业向消费者提供可重复使用和再利用的环保产品。鼓励居民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和“光盘行动”。督促电子商务、快递、外卖等行业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减少包装物的使用并积极回收利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带头实行绿色办公,优先采购、使用可循环利用产品,尽可能减少生活垃圾产生。(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机关事务中心、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卫健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城管执法局、十堰市生态环境局丹江口分局、市供销社、中国邮政集团丹江口市分公司,各镇<办、处、区>)
(三)分类投放到位。根据农村特点和农民生活习惯,因地制宜推进简便易行的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法,推广采用可回收垃圾、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分法”(详见附件1)。加强易腐垃圾就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协同推进厕所粪污、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建设一批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其他垃圾进入分类收运大体系,通过集中焚烧发电实现资源化利用。强化有害垃圾收运处置,对从生活垃圾中分出并集中收集的有害垃圾与可回收物,由收集员转至分类存放点进行精细化分拣,分类存放点按每个镇(办、处、区)1~2个设置,每月进行统一收集,属于危险废物的,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相关规定闭环转运至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规范化、无害化处理。严禁随意倾倒、抛撒、堆放或焚烧生活垃圾。(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城管执法局、十堰市生态环境局丹江口分局,各镇<办、处、区>)
(四)设施配备到位。多方筹措工作资金,积极谋划争取垃圾分类治理等有关项目,持续加大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确保垃圾分类收集、清运、处理各环节设施设备全面到位。要结合村庄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生活垃圾产生量等因素,合理投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科学设置垃圾分类收集亭和资源回收屋等设施。要规范标志标识,按照“四分法”配备四类投放容器应明确标记并以颜色区分,有害垃圾应采用醒目标记的专门容器,易腐垃圾应采用密闭式垃圾桶。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做好生活垃圾的收集、贮存及处理,确保规范投放、及时处理。(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十堰市生态环境局丹江口分局,各镇<办、处、区>)
(五)常态管理到位。各镇(办、处、区)及行政村要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和洁美环境长效维护工作机制,保障保洁队伍稳定。要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培训员、指导员、志愿者和保洁员“四支队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要将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鼓励引导村民主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活动。要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技术标准》要求,明确和规范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各环节的日常作业管理,加强垃圾收集箱、中转站和运输车辆的运行管护,重点做好易腐垃圾收运车辆、中转站渗滤液处置监管。要加大垃圾运输环节监管,防止运输过程“抛、滴、漏”,杜绝“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城管执法局、十堰市生态环境局丹江口分局、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镇<办、处、区>)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2023年2月28日前)。各镇(办、处、区)要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作为文明城市创建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迅速开展知识普及和宣传发动,引导村(居)民将分类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党员干部、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要带头先学一分、先做一步,确保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组织实施(2023年7月31日前)。优先从全国文明村、省级共同缔造示范村、省级以上生态文明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及十堰市级以上乡村振兴工作队包联村等基础条件较好的村中选取60个试点村,组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其他村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不等不靠、因时因地逐步推进。
(三)考核评比(2023年9月30日前)。市住建局要对照《丹江口市2023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考评细则》(详见附件2),组建工作专班定期对各镇(办、处、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进行考核打分,并积极对接市绩效办,将此项工作纳入季度效能考核内容。
(四)全面推广(2023年10月1日后)。深入总结试点村好的思路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持续的经验模式在全市宣传推广,并积极争创省、十堰市级荣誉。
四、有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建专班统筹推进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调度工作推进情况,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确保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进一步强化信息共享和会商交流;各镇(办、处、区)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按照目标任务要求,抓好工作推进。
(二)发动群众参与。广泛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切实发挥群众主人翁作用,通过免费发放分类垃圾袋、积分兑换小礼品等方式,普及垃圾减量分类知识,调动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充分调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示范带头和结对帮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发动爱心企业、新乡贤等社会力量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积极探索投资补助、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以及回收利用,建立多元投入、利益共享机制,保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行动深入持续开展。
(三)坚持因地制宜。按照“便民实用、确保实效”的工作要求,确定乡镇(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差异化实施模式。合理布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最大限度推进生活垃圾户分类、就地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要按照国家、省、十堰市的标准与规划条件,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不得擅自改变使用性质。
(四)严格奖惩运用。坚持并完善行之有效的督办考评机制,由市住建局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组建专班,坚持季度考核,不定期开展暗访,考核结果全市通报,并与季度效能考核及专项经费挂钩,严格实行奖惩、问责;镇对村每季度开展环境卫生评比,考核结果全镇通报;村委会牵头组织,对农户落实情况每月进行评比融入各地积分制兑换。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创建垃圾分类示范村成效明显的优选推荐申报省、十堰市奖补政策。
附件:1.丹江口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南
2.丹江口市2023年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考评细则
附件1
丹江口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南
一、分类方法
可采用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指厨余垃圾和其他易腐性的有机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分法。
二.分类容器选择
(一)可回收物使用蓝色容器,有害垃圾使用红色容器,易腐垃圾使用绿色容器,其他垃圾使用黑色容器。
(二)垃圾容器宜采用240升的垃圾桶,或采用辖区城市管理部门要求的统一样式的垃圾桶。桶上应有清晰正确的分类文字、图样标识。垃圾桶应带有桶盖,以免造成环境污染或孳生蚊蝇。
(三)容器布置。
1. 按方便村民、节约成本的原则,每个村民相对集中的地方至少因地制宜设一个垃圾投放点,每个投放点垃圾桶应成组分类布置,并在桶后方或侧边设置分类标识牌,标明分类方法、投放要求,并尽可能多地列举每一大类所包含的垃圾种类,便于村民分类投放。
2. 每个投放点垃圾桶种类和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摆放,但至少应设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桶各1个。
(四)分类投放。
1. 易腐垃圾投放至“易腐垃圾”收集容器内,应采用可降解垃圾袋进行“专袋投放”,投放前去除食品外包装等不可降解垃圾,保持垃圾袋完好无破,避免溢漏污染环境。
2. 可回收物投放至“可回收物”收集容器内,其中,废纸类投放前应去除塑料封面(套)、钉针等,并铺平叠好,加以捆绑;瓶罐等容器应倒空内装物,饮料软包装应抽出吸管并压平;纸、塑、金属等混杂的物品应尽可能按属性进行拆解。
3. 将有害垃圾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内或集中收集点,投放时不应弄破有害垃圾的容器或包装物;灯管、温度计等易碎的有害垃圾应用纸或布包裹后投放。
(五)分类处理。
1. 易腐垃圾送往集中发酵沤肥点处理,也可根据实际分散沤肥处理。
2. 可回收物送至集中收集点集中回收,积分兑奖,或出售给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变废为宝。
4. 有害垃圾由垃圾清运车辆送往专业机构实行无害化处理。
(六)辅助设施。
根据各地实际,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可因地制宜设置易腐垃圾集中发酵沤肥屋(点)、可回收物收集(收购)屋、积分奖励兑换屋等。
(七)宣传阵地。
在不影响村庄环境的情况下,应在适当位置设置垃圾分类政策知识宣传栏、积分公示牌等,营造良好的垃圾分类宣传氛围。
(八)村民引导。
行政村工作人员、驻村工作队等应采取集中宣讲、上门讲解、有奖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免费发放垃圾袋等方式,向村民做好宣传普及工作,使垃圾分类示范村村民知晓率、参与率达到95%以上,实施垃圾分类村村民知晓率、参与率达到85%以上,分类正确率逐步提高。
(九)操作模式。
村庄可在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引导下开展垃圾分类,有条件的也可引入专业企业进驻操作。
附件2
丹江口市2023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考评细则
(考核各涉农镇〈办、处、区〉)
项目 | 内 容 标 准 | 考评方式 |
1.组织 领导 (15分) | (1)成立由各镇(办、处、区)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领导机构,明确辖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分管负责人、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及所辖社区(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责任人,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5分) | 查看档案资料、日常检查 |
(2)组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专班,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辖区内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日常工作,加强督办指导,推进试点建设,开展日常检查考核等工作。(5分) | 查看档案资料、日常检查 | |
(3)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专项经费,保障宣传发动和试点建设基本需要。(5分) | 查看档案资料、日常检查 | |
2.制度保障 (15分) | (4)制定辖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年度工作方案,加强对工作方案实施情况的检查指导。(3分) | 查看档案资料、日常检查 |
(5)建立会议制度,适时召开工作部署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究问题、解决难题、推动工作。(4分) | 查看档案资料、日常检查 | |
(6)建立考评通报制度,每月对辖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落实情况、试点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考评、通报。(5分) | 查看档案资料、日常检查 | |
(7)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且考核指标和赋分不低于省、十堰市标准。(3分) | 查看档案资料、日常检查 | |
3.宣传发动 (10分) | (8)运用文化墙、宣传橱窗、显示屏滚动播放、举办垃圾分类趣味活动等多种形式,强化垃圾减量分类的公益宣传、舆论引导和监督,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减量分类的浓厚氛围。(3分) | 查看档案资料、日常检查 |
(9)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组织辖区工作人员、下沉党员干部及志愿者通过“院子会”、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单、免费发放分类垃圾袋、积分兑换小礼品等方式,发动群众参与垃圾分类治理。(3分) | 查看档案资料、日常检查 | |
(10)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广泛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培训和宣讲活动,普及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和知识。(2分) | 查看档案资料、日常检查 | |
(11)中小学校、幼儿园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教育纳入实践课堂。(2分) | 查看档案资料、日常检查 | |
4.试点带动 (50分) | (12)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3分) | 现场核查 |
(13)建有规模适当的垃圾分类工作培训员、指导员、志愿者和保洁员“四支队伍”,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充分发挥“四支队伍”作用。(5分) | 现场核查 | |
(14)《丹江口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南》分类方法(四分法)落实到位。(4分) | 现场核查 | |
(15)《丹江口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南》分类容器选择要求落实到位。(4分) | 现场核查 | |
(16)《丹江口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南》容器布置有关要求落实到位。(5分) | 现场核查 | |
(17)《丹江口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南》分类投放有关要求落实到位。(8分) | 现场核查 | |
(18)《丹江口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南》分类处理有关要求落实到位。(4分) | 现场核查 | |
(19)《丹江口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南》辅助设施有关要求落实到位。(3分) | 现场核查 | |
(20)《丹江口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南》宣传阵地有关要求落实到位。(5分) | 现场核查 | |
(21)《丹江口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南》村民引导有关要求落实到位。(5分) | 现场核查 | |
(22)《丹江口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南》操作模式有关要求落实到位。(4分) | 现场核查 | |
5.日常 管理 (10分) | (23)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各环节监管有力,垃圾收集、清运及时常态,终端处理到位。(3分) | 查看档案资料、日常检查 |
(24)镇、村分级负责,日常检查指导、定期考评通报落实到位。(4分) | 查看档案资料、日常检查 | |
(25)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各环节、各阶段的档案资料和台账详实齐全。(3分) | 查看档案资料、日常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