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扶持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丹江口市作为省级农产品加工业园区之一,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截止2018年底,全市农产品加工企达170余家,培育专业合作社767家,实现村有合作社覆盖率100%。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加快推进全市精准脱贫步伐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发达地区、做的好区域还有一定的差距。
为进一步推进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建设,发挥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使之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助推器。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加强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的建设力度,大力创建生态农业示范区,促进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快速发展及合作社的规范化运行,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使之真正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力量。
1、积极培育做强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是紧紧围绕“61”产业强农计划进一步完善落实我市已出台的财税、信贷、用地、保险、项目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措施,扶持一批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一批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二是将由农业局牵头,组织经管局、林业局、畜牧局、水产局、蔬菜办等农口单位强化对全市农业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指导,鼓励全市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入社率达70%以上。实现生产经营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提供品种、统一提供技术、统一销售产品的“四统一”运营模式,实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共赢的目的。三是坚持“扶大扶强、以大带小”的工作思路,集中政策、资金、项目等发展要素向重点龙头企业靠拢,不断夯实企业发展基础。2018年我们就在全市筛选了顺鑫牧业、兴田生物、致远农贸等27家发展基础好、带动帮贫扶贫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重点跟踪服务企业,实行1家企业1名市领导牵头、1家单位服务的工作机制,实施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培植工程,坚持每月深入企业调研一次,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科技创新、融资、市场销售等方面问题,做大做强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发展引领能力。同时,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企业与农户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做好引导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工作,增强企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成效。
2、进一步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调整丹江口市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和产业推进专班的通知》,强化畜牧产业推进工作专班职责,严格实行畜牧产业专班一月一次例会制度,健全领导联系龙头企业、联系重点项目的“两联”制度,全面实行一个重点企业(项目)、一个领导、一个专班、一个规划、一套方案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定期深入企业召开党员、企业代表座谈会,及时传达国家、省、市有关三农发展的各项政策;分期组织贫困户入企业参观学习,形成企户合二为一的局面;经常性深入企业调研,帮助企业寻找融资商,开发销售市场等,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解难,真正形成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特色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合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今年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已两次组织专班深入顺鑫牧业进行座谈走访,目前正帮助寻找融资商,以盘活畜产品基地的持续发展壮大和特色畜产品生产加工的正常运转。
3、加大对市场经营主体的扶持,配套扶持政策。由政府牵头联合市财政、市发改、市经信、市农业等相关部门为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协助企业解决问题,解除企业后顾之忧,开足马力加快生产,使全市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建设再上台阶、农业企业销售额得到快速提升。一是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丹江口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产业发展实施细则》文件精神,采取对相关企业及合作社进行贴息扶持,每年从扶贫资金中单列1000万元,对安置10人以上贫困劳动力或带动10户以上贫困户增收的加工企业给予5%贴息扶持。二是建立村镇银行等农业融资需求平台,创新发展“助保贷”“流量贷”等信贷模式,继续积极争取6000万元省级调度资金和1000万元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基金,解决企业资金“瓶颈”问题,加速企业发展。三是认真落实《丹江口市产业扶贫2019-2020年后续巩固提升实施方案》,用足用好产业扶贫资金,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建设。
4、完善园区建设。加大对对各镇办(处区)工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统筹整合项目资金用于园区道路、燃气、绿化、标识牌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物联网、互联网等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示范园区的配套建设力度,为促进企业发展、落地提供了优良的发展条件。
丹江口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