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鲁刚、吕益涛、栾维权、楚蔚林、马必云、张国刚、王贵生、胡东明、雷万林、刘沁、严会、杨俭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丹江口库区岸线环保资金投入、实现河清岸畅的议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住建局始终把加强生态建设、服务南水北调,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水污染防治建设、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抓手,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的理念,不断优化城乡生态,提升城乡面貌提升,改善社会民生。
一、加强乡镇污水处理厂管理运营
我市14座污水处理厂分别由三家有资质环保企业进行托管运营。为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我局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
一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按照《丹江口市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办法》,我局对全市1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单位都进行严格要求,三个污水处理厂运行企业内部都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编制了《污水处理厂运行手册》,各企业切实做好从进水到出水水质化验、设备保养维护、安全生产应急演练、人员培训等工作,各厂区运行正常,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二是进一步建立管理长效机制。近年来我局严格按照《丹江口市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办法》对全市污水处理厂每季度进行了安全生产及运行考核,并对污水处理厂运行企业下发检查整改单,均得到了整改,确保消除各类隐患。
三是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均由在线监测上传至环保部门的网站,我局安排专人每月对城区污水处理厂进行现场检查并核定污水处理量。每季度对乡镇污水处理厂进行现场检查并核定污水处理量,同时利用在线监测系统对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
二、狠抓乡镇垃圾治理工作
根据丹政发〔2017〕15号及丹办发〔2018〕33号文件精神组织开展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采用“暗访+督办”的方式对全市各镇(办、处、区)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进行了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了通报和督办。
一是狠抓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年狠抓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我市的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基本按照“户分类、村保洁、镇转运、市处理”的模式进行,全市农村生活垃圾从源头收集到末端处理,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实现无缝隙对接,全方位治理。
二是设施设备完善。每个农户配备有一只小型分类式垃圾桶,农户将各自产生的生活垃圾经过初分后装入垃圾桶,定期送到附近的垃圾中转箱或资源分类回收中心;村委会落实保洁员对村庄道路、河道、公共活动场所、居民区进行清扫保洁,并将村庄内散落垃圾收集的垃圾中转箱内。各镇(办、处、区)委托专业化环卫公司,及时将村庄中转箱内的垃圾清运到指定的垃圾处理场
三是委托专业化环卫公司。市政府委托专业化环保公司,对进场垃圾进行过磅登记,并实行卫生填埋式无害化处理。全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五有”目标,即:有完备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完善的监管制度,有长效的资金保障。通过治理,我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做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建设收尾工作,协调相关镇办、市直部门配合项目法人单位做好项目推进,落实好上级各项工程检查督办任务,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完工投运。
2.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监管,严格按照《丹江口市污水处理厂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完善考核机制,对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安全生产进行督查。
3.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水源地的规范和科学管理,保证水源水质稳定达标,保障饮用水安全。
4.乡镇中转站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已建成乡镇垃圾压缩中转站5座,总中转能力110吨/日(官山镇、盐池河镇、土关垭镇各25吨/日,六里坪镇20吨/日,大沟林区15吨/日),总投资850万元。2019年新建乡镇垃圾中转站一体化公厕5座总投资约620万(六里坪镇、丁家营镇、白杨坪林区、牛河林区、凉水河镇),新增中转能力100吨/日。目前已完成选址、测量、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工作,即将开工建设。
5.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检查考核评比,督促各镇(办、处、区)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制度。进一步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运行管理体制,建立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分类体系,推行“住户一次初分,村保洁员二次细分”的分类模式。及时清运辖区内生活垃圾。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丹江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9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