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 第75号提案答复的函

索引号
011433020/2024-62494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日期
2024年06月25日 15:37:37
发布机构
丹江口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
文号
丹营商办函〔2024〕12号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规范涉企检查提升营商环境的建议》收悉,市营商办高度重视,聚焦问题深入研究,精心制定办理方案,协调推动相关部门积极落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 关于“对企业涉企检查调研、督导归口一个部门负责”建议落实情况

为全面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2023年,我市根据省司法厅《关于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三项机制”的意见》,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执法监督工作举措,先后出台了《丹江口市加强部门联动提升行政执法监督效能实施意见》《丹江口市涉企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登记备案办法》《丹江口市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管理办法》《丹江口市行政执法监督问题线索管理办法》等制度,全面梳理涉企行政执法事项清单,逐项列明实施主体、执法依据、检查内容及方式、检查项目等要素,实现行政执法部门监管事项检查子项全覆盖,确保清单之外无检查,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体系。

针对行政执法部门涉企检查、调研、督导等活动的监督工作,我市在全省首创行行政执法监督领域“红蓝双码”制度,实现入企人员“云打卡”。执法人员入企前,必须扫“蓝码”备案登记行政执法检查行为,全程监督部门入企检查情况,有效解决涉企检查发起脱离监管的难点。推行检查结果“云共享”,互通互认。对检查对象、检查时间、检查事项、检查结果等数据信息自动存档、实时共享,结果互认共享,无特殊情况不得以同一事项与理由开展重复检查,对检查结果有异议的,可提报复查,有效避免因信息不共享导致多头检查、重复检查。施行企业意见“云反馈”,网上监督。对不扫码入企检查、执法频率异常、执法不规范等问题,经营主体可直接通过扫“红码”的方式,进行投诉举报,投诉信息将同步推送至司法部门进行核查督办,形成首尾相扣的完整闭环,织密“全流程”“全领域”监督网络,倒逼各部门规范涉企检查行为。

二、 关于“在企业入口设置‘宁静码’,入企检查执法部门实行扫码检查执法”建议落实情况

为了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执法监督方式,我市于2023年开始,全面推行“红蓝码”制度,给涉企执法戴上“紧箍咒”。结合大数据平台,定制“红蓝码”,执法人员在对企业进行行政执法检查过程中,主动扫“蓝码”进行备案登记;被检查企业对于过多、过乱的行政检查和不规范执法行为,通过扫“红码进行投诉举报,有效防范随意执法、任性执法。同时,通过推动各部门制定联合检查计划、信息共享、备案公示等方式,实现进一门、检一次、不扰企,并主动接受监督,助力企业减负增效。2023年对122批次涉企检查行为开展了审查,推动联合检查38次;相关部门入企执法检查次数,已由去年的130批次,减少至85批次,同比下降34.6%。今年以来,已对5个执法部门13批次的检查行为开展了审查,联合检查4次,检查次数同比下降47.3%

三、 关于“定期公布入企检查单位及次数”建议落实情况

2023年实行涉企执法检查登记备案制度后,市司法局在每季度以工作提醒的方式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督促各执法单位主动扫码登记,自觉接受监督,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涉事单位了解情况,提出监督意见建议。2023年,共制发工作提醒3期,对2起检查登记不规范情况进行指导规范。20243月,《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报告》对全市行政检查情况进行了发布,并在政府网站予以公示。市司法局将持续推进此项工作,及时公布涉企检查单位及次数等情况,自觉接受企业和社会监督。

四、 关于“设置企业红、黄、黑名单管理机制” 建议落实情况

为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行为,市科经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司法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丹江口市“企业免检免扰”工作方案的通知》(丹科经联〔2023〕2号),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免检免扰评级评价。经相关部门综合评价A类企业74家、B类企业121家、C类企业20家,D类企业0家,免检免扰评级评价实行动态管理,依据法规和企业评价等级,大力减少涉企执法检查行为。一方面对企业实施分类执法检查。在市级“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中,对A类企业,抽查比例不得超过5%,同一企业抽查频次小于1次/年;对B类企业,抽查比例范围为5%-20%,同一企业抽查频次保持1次/年;对C类企业,抽查比例范围为21%-60%,同一企业抽查频次小于2次/年;对D类企业,抽查比例范围为61%-100%,实施严格执法检查。其中涉及环保领域、安全领域、税务领域、投诉举报和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检查,不在本方案规定的免检范围。另一方面针对我市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和环保检查频次较多的问题,建立涉企联合检查机制。市科经局聘请了第三方机构安全生产专家、环保管家联合相关部门每年为企业开展业务培训,定期上门帮助企业查找问题,指导企业整改问题,做到多事项检查一个组一次性完成,涉企检查执法“一口登记”备案。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市一是结合“三乱”治理工作,逐步健全“行业主管+行业监督”协调机制、“属地管理+行业管理”管理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筛查管理漏洞,剖析问题根源,完善防治“三乱”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市场监管能力和水平,维护企业群众合法权益。二是持续深化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柔性监管模式,运用行政执法“四张清单”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三是主动精准服务企业,强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人才供给,落实涉企诉求“接诉即办”,深化“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积极帮助解决经营难题。

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丹江口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