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52号提案答复的函

索引号
011433020/2024-54945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日期
2023年06月12日 09:47:36
发布机构
丹江口市文化和旅游局
文号
丹文旅函〔2023〕22号


郭书兵、王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挖掘地方传统文化推进旅游产业化全域景观化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将文旅业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支柱性产业进行培育打造,坚持生态为基、文化为轴、旅游为媒、康养为要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国内知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一)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围绕“拥江发展战略”和“一核一圈两带”总体规划,编制《丹江口全域旅游总体规划》。认真分析国家宏观政策、全市历史文化、内外交通布局、产业发展方向,多次组织编制团队研究讨论规划编制工作,围绕“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武当山”三张世界级旅游名片,制定了以丹江口大坝为核心的南水北调(城区)文旅综合消费区,以丹江口水库为纽带的环库国家旅游度假带,以武当山为中心的“大武当”康养度假圈的规划蓝图。坚持融合发展,在具体项目设计中坚持文化、标准等原则,打造精品文化旅游公路、景观、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

(二)坚持文化传承利用。深挖沧浪文化,梳理以古均州、南水北调中线、武当山等为主多维度、多元化的“丹江口符号”体系,仿制湖光山色楚王杯、爱情剑等文物,研发南水北调茶具、丹江口大坝金银纪念币等文创产品,并在大江口大坝景区文创展示中心进行展示。出版《丹江口文化旅游系列丛书》之一《古均州故事会》和《如水倾城》音乐集并在全市进行推广,为旅游活动增加文化内涵。

(三)坚持文艺精品创作。一是培育文艺工作者。选派专业老师常年对全市文艺团队进行辅导培训,目前,全市现有在册社会文艺团2100支,2022年评选百家优秀社会文团队12支,形成了“各镇有示范、村村有队伍”的发展格局。持续挖掘新生代创作人才,补充新鲜“血液”,组建90后艺术创作团队,编排了《我在丹江口等你》原创歌曲,在水都不夜城进行街演,并制作成MV十堰各媒体平台宣传播放,极大提升了丹江口市知名度。二是建设丹江口文旅消费聚集区,倾力打造均州码头、水都花月夜、点亮大坝灯光秀、金龙巡江、篝火晚会、电竞音乐节等系列夜游汉江文旅活动,并成功引爆全国,“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主题品牌深入人心。三是深化示范品牌创建,丹江口市大明峰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丹江口市创建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县实施方案》通过省文旅厅评审并已推荐上报至国家文旅部,支持官山镇、杏花村申报湖北旅游名镇名村,指导均州红甘苹橘海与专家团队合作编制创建国4A景区景观质量评审报告,推荐丹江口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申报国家级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试点。

(四)坚持发展新业态。一是加快新业态建设。水都不夜城、汉丹凯瑞国际酒店、汉丹港康养度假区开业迎宾;沧浪之光观光高塔即将竣工开放;中国南水北调博物馆、龙山宾馆五星级酒店改造等项目稳步推进,蒿口武当武术康养旅游区生态停车场和彩虹步道基本完工,沧浪欢乐谷、凤凰山村、龙口林场等农旅融合项目启动建设。二是加快康养产品建设。充分发挥中医养生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武当中药材种植优势,全力打造武当大明峰辟谷康养、全真草堂药膳康养、玉皇顶桔园民宿等康养类特色品牌。聚焦研学旅行新业态,打造杏花村、伴山风景、小蚂蚁生态旅游区、珍珠岩3541赢未来、丹江口大坝、南水北调中线纪念园等研学旅行基地,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建设百喜岛户外露营、环库公路骑行、蒿坪寺沟龙脊岭自驾等度假休闲产品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深挖文旅资源,按照全省文旅资源普查工作安排做好文旅资源调查、分类、统计等工作,同时加快文化资源的转化利用,梳理全市特色文化符号,应用于一江两岸及5A景区、十堰市大武当环武当景观道路后续建设中,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丹江口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