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丹江口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2021—2025年)

索引号
011433020/2022-21163
主题分类
文化;旅游
发文日期
2021年12月25日 10:41:37
发布机构
丹江口市文化和旅游局
文号


丹江口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2021—2025


第一章    “十四五”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成就 3

第二节发展机遇 7

第三节面临的挑战 9

第二章    总体要求 10

第一节指导思想 10

第二节基本原则 11

第三节发展目标 13

第三章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第四章    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一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第二节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等化

第三节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第五章    创新方式方法,传承保护文化遗产 20

第一节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 20

第二节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第六章    加快产业融合,构建全域旅游发展体系 24

第一节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24

第二节提升公共服务,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 25

第三节培育新业态,打造文旅消费新产品

第四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29

七章    强化设施建设,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30

第一节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30

第二节加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

第三节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 32

第四节丰富体育产业内容 33

    第五节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   

第八章    深化改革,完善文旅发展保障体系 36

    第一节健全统筹协调机制 36

    第二节完善产业要素保障 37

    第三节规范行业综合管理 39


丹江口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纲要

2021—2025年)

第一章   “十四五”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成就

1、“十三五”战略目标基本实现。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宜旅的现代化生态滨江城市”目标,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认真落实《丹江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推动《丹江口市十三五”文化体育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规划》《丹江口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全面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取得重要成效。目前,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基本完成,规划实施取得圆满成果,补短板、强弱项、增效能成果显著,实现了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相统一。

2、文化旅游产业效益进一步增强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融合发展效应不断显现,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已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文化和旅游产业经受住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正在加快复苏发展和转型升级,发展动能和空间进一步拓展。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8.9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180亿元, 旅游人次达2100万人次。

全市文化产业入库增加值8.49亿(其中武当山入库产业增加值1.9亿),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3.49%。全市文旅市场经营单位共有200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2万余人。全市新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全国水情教育基地各1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旅行社和旅游推介门市部8家,游船公司2家,旅游厕所61座;3A级景区3家,十堰市旅游名镇2个,旅游名村3个,旅游扶贫重点村3个,旅游扶贫重点项目2个,中央预算投资千元项目2个。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深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完善,现2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文化馆、1公共博物馆、村文化记忆展览馆3家,乡镇文化站14家,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室194个。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持续扩大,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顺利推进,进一步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旅游厕所革命、旅游标识建设等深入推进,旅游公共服务短板加快补齐。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民阅读活动全面深化,城乡电影放映体系形成,广播电视体系覆盖城乡,文化惠民成效更加显著。公共服务运行机制不断创新,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市多个原创音乐项目入选省级以上优秀作品。其中本土民歌《什么弯弯弯上天》和《关关雎鸠》入选国家艺术院校职业教育声乐教材,填补了国家高校教材鄂西民歌的空白;精准扶贫原创音乐作品专辑《说说咱村的那些事儿》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文联中国精神·中国梦主题青年文艺创作项目;歌曲《老胡的日子》入选第三届湖北艺术节、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精品节目;歌曲《沧浪之水》荣获长江主题全国十大优秀歌曲;歌曲《千秋画卷》、《有一条江叫海》、《山水之路》入选湖北省音乐创作131工程优秀作品,成为我市城市形象宣传歌曲。

4、文旅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紧密衔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汉江生态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文化和旅游发展综合带动作用更加显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智能化、网络化发展趋势,文化旅游主动一二三产业及社会融合发展,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成为驱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深入开展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在扶志扶智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蔡湾绿道示范区、环库景观廊道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沧浪海嘉年华水上乐园正式开园;成功引进武当大明峰、南水北调移民纪念园等重点文旅项目;文字605文化产业园和均州古镇全国美术写生基地等项目正式签约。

5、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水平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由注重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由注重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转变,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文物执法更加严格,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违法建设得到有效控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工作体系建设有序推进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焕发生机活力,并不断转换为生产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更加浓厚,传播交流方式和内容逐步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局面取得进展

十三五期间, 启动了饶氏庄园修缮工程,并完成了三庄园的整体维修,成功搬迁复建蒿口泰山庙、古戏楼、浪河老街、孙家湾过街楼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地面文物,饶氏庄园申报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堰市级以上非遗产保护名录17个、传承人21人。省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1个、省级非遗传承示范学校3所、非遗馆3,省特色文化村2个,省最美村落1个。

6、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积极探索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机制,加快推进各类全民健身场馆等设施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目前,我市各类体育场馆(室)365。认真组织参加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体育强市地位进一步巩固。“十三五”期间,丹江口籍选手魏冉冉斩获划艇世界杯成年组单人2000米冠军、全国皮划艇(静水)锦标赛三金三银荣誉;荣获“武术之乡活动”奖牌142枚,其中金牌44枚、银牌52、铜46枚;荣膺十堰市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金牌、奖牌、总积分三项冠军,金牌50枚、银牌46枚、铜牌24枚,团体第一名12个,团体第二名13,团体第三名8

7、市场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放管服改革,完善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以信用为基础的文化和旅游市场新型监管机制加快构建,文化和旅游市场活跃有序,营造了良好文化和旅游发展环境。深入落实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全面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更加规范、专业、有力,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得到有效维护。五年来,全市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第二节   发展机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发展和机遇并存。

1、“十四五”期间,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成为新主线,以“全面促进消费”为主着力点。在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完善节假日制度,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等,对文化旅游业提出了新要求,文旅产业成为促进消费的重要领域,文旅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连续多个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及产业发展的意见或关联措施的发布,为文化和旅游消费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为培育重点文化和旅游消费领域细分市场找准了着力点,也催生文化和旅游更多新供给与新业态。抢抓国家“十四五”政策机遇,我市文化旅游产业面临繁重的历史任务和发展空间,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十四五”重要课题。

2、国家提出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一江两山”区域旅游开发重大决策,是事关全省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大事,我市要抢抓“一江两山”区域发展机遇,主动融入“一江两山”板块,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在公共服务、文旅融合、全域旅游、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完善交通网络,打通小循环,增强通达能力,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旅游、康养等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国家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大发展统筹抓手,乡村旅游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城市和乡村的重要连接体。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扶贫攻坚工程等,在这一战略下整合发展。乡村振兴中的旅游供给,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与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提供了最好的路径。伴随逆城镇化潮流的出现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广袤的农村地区逐渐成为新兴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城乡融合发展构建了旅游空间的新格局。我市要从资源导入、项目落地、运营管理等方面对乡村旅游进行规划,充分激发发展乡村旅游的内生动力,以旅游带动乡村振兴,是我市文化旅游发展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

4、“十三五”期间我市文化旅游优势地位凸显,为“十四五”规划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三五”期间,我市出台了《关于丹江口市“旅游+”行动的实施意见》,印发了《丹江口市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丹江口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把文化旅游项目纳入全市“七件大事”重点督办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全市“三宜五化”战略目标核心内容,确立了文化旅游业在全市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有力推动了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为我市“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市要深入挖掘文化要素,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加强对均州文化、汉水文化、沧浪文化、武当文化、移民文化、道教文化、历史名人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大文旅重大项目的引进力度和推动在建项目投产,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第三节 面临的挑战

1、周边区域竞争加剧。我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拥有十堰市“三张名片”中核心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未抢占到品IP品牌影响力和资源特色尚未充分挖掘。再加上我市与周边县市资源(如生态、红色、民俗等)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在新形势背景下,十堰市各县市区面临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等共同难题,文化旅游产业将成为各地“十四五”发力的重点和关注的焦点。资源相似,机遇共享,我市应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发挥生态优势和政治优势,差异撬动,互补合作,将竞争挑战转变为后发优势。

2、市场需求迭代升级。我国进入全民休闲时代,消费升级带来的居民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在“体验为王”的生活时代,消费者对品质生活、互动体验、个性定制、便捷服务的要求更高,定制化、特色化、体验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备受青睐,康养、亲子、研学等形式的旅游更是成为热点。在需求市场迭代升级的背景下,我市面临着从传统旅游产品到新型文化旅游产品的巨大变革,应顺应居民消费行为变迁,针对性研发推出体验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文化旅游产品,刺激文化消费,推动产业发展。

3.生态管控开发受限。我市生态资源丰富,丹江口水库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相关区域禁止开发,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无法开发,“十年禁捕”,优质滨江亲水资源无法开发利用,旅游发展限制因素较多。如何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用好文化旅游资源,拓展产业价值,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我市“十四五”要面临的巨大挑战。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创新文旅产业发展机制,提升文旅产业创新能力,优化文旅产业市场结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5A级景区为抓手,积极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乡村旅游发展为突破口,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以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以打造创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为重点,加快实现文旅产业从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和旅游生活的需要,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旅的现代化生态滨江城市”做出更大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绿色发展。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为契机,全力做好“生态+”文章,以生态资源保护利用为主,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推行“旅游景区生态化”、“文旅产业生态化”、“旅游环境生态化”、“旅游消费生态化”等措施,形成以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础的文旅经济发展方式。

全域共享。以全旅游示范区创建为载体,全面推进资源整合、产业整合、共建共享,推进各行业融入文化旅游产业、各部门齐抓共管,城乡居民共同参与,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打造综合性、开放式的旅游目的地,通过全域统筹改善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

融合发展。以文化为魂、旅游为载体、文旅融合为路径,推进产业经济发展。加强旅游与体育、农业、水利、交通、商业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催生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创造旅游消费新热点,增加旅游消费市场有效供给。

创新引领。创新产品业态,释放市场消费潜力,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创新技术手段,将先进信息技术运用到文化旅游发展中,引导科学的规划目标设定和规划决策。构建创新的资源观、市场观、要素观和产业观,推动旅游业从资源驱动和低水平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使创新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国际标准。充分运用国际先进理念,积极吸收国际先进的旅经营管理经验,建立国际化文旅服务标准,推进旅游服务国际化。推进全市环境提升和高品质产品打造,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体闲度假旅游市场,引进国际知名的旅游企业与品牌,实现全市旅游产品国际化。

第三节    发展目标   

2025,全市文旅产业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成为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扩大对外交流的有力抓手,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和综合贡献度显著增强。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实现文旅产业全域布局、文旅发展全域联动、文旅服务全域配套、文旅环境全域提升、文旅市场全面拓展、文旅成果全民共建共享,文化旅游业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富民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实现“六个翻番”。到2025,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达到16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7%以上)、接待游客人数达到3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00亿元、文化旅游投资总额达到3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0家、文化旅游新增就业达到20万人。

----大幅提升我市文化软实力。挖掘整理我市文化资源,包装均州文化、汉水文化、道教文化、移民文化、沧浪文化等文化,进一步提升我市文化影响力。文化强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市进一步繁荣发展。努力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快建成主城区和中心镇15分钟、一般街道20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

----打造国际有名、国内一流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围绕“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主题品牌和武当山、丹江水两张名片,创建南水北调源头生态文化旅游区5A级旅游景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全面提升“中国水都 亚洲天池丹江口”“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品牌影响力,打造中国体育赛事之都、国际国内水资源战略示范区和水体旅游新高地、国内知名康养文旅目的地、中南区域文化旅游支点城市和“一江两山”重点节点城市。

第三章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对接“一江两山”战略,结合我市实际,围绕传统文化内涵挖掘与旅游品味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品开发、加强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既定规划落地落实,编制文化旅游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产业发展规划,构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体系;出台相关政策,在财政扶持、土地优惠、税收优惠、资金人才、管理机制等方面给予保障,构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生态体系,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文化旅游相关规划和保障政策

发展规划:

1、《丹江口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

2、《南水北调源头生态文化旅游区控制性规划》;

3、《丹江口市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

4、《丹江口市康养运动指导规划》;

5、《丹江口市道教养生文化指导性规划》。

保障政策:

1、《关于进一步支持丹江口市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发展的意见》;

2、《丹江口市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产业拉动消费的实施意见》;

3、《丹江口市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

4、《丹江口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三年行动计划》;

5、《丹江口市乡村旅游发展指导意见》;

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

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推进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

第四章   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一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充分发挥文化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多元功能和综合效益,围绕丹江口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要求,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切实推进我市文化事业发展,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有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实现文化强市目标打好基础。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城乡基层文化设施为重点,以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阵地建设为补充,加快建设以市区为中心,乡镇为支中心,行政村为节点的城乡一体、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构筑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公里文化圈”。全力打造城区文化中心。建设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大型文化设施,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建设特色文化广场、社区文化广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村农家书屋扩容达标和能力提升工程,2025年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通过国家二级站验收;结合“美好乡村”建设,把194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打造成当地文化景点。

第二节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等化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提质升级。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数字化信息服务体系。在全市14个镇办、194个行政村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及数字化建设,建设文化馆分馆210个;以“图书馆之城”为牵引,建设10个均州书房,21个市内社区分馆,194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分馆,形成市、镇、村三级阅读服务体系,藏书量达到100万余册,打造书香丹江口。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达国家二级以上标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

扩大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的供给。增加财政经费收入,发挥国有文化单位主要渠道作用,实现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机关、学校、企业的文化体育设施逐步向社会开放;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整合资源、对口帮扶,援助农村文化建设;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剧院”,推进数字电影下乡。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1场以上数字电影,每个中小学生每学期观看2场以上数字电影;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实施“文化低保”工程,市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读区,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也要为低收入群体和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免费公共文化服务;依托公共图书馆、学校电子阅览室,建设公益性绿色网吧,为留守儿童和农民提供亲情网络服务。

推进5G广电网络,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建立广播电视村村响、户户通长效运维机制,着实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第三节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弘扬本土文化,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弘扬武当武术、吕家河民歌、伍家沟故事、武当神戏、山坡锣鼓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本土文化,挖掘武当文化、沧浪文化,加强古均州地方传统优秀文化品牌建设,推动丹江口地方优秀文化、传统文化走出去、结硕果。引导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面向群众,创作文化精品,提供优质服务。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优秀文艺产品,创作精品歌曲15首,推出本土民乐作品5部;本土许舞原创歌曲集1部;民间舞蹈3支;小戏小品3个、舞蹈节目6个。开展“美丽丹江口·文化四季”系列活动,培育十个优秀文化活动品牌、百个优秀群文团队、千名优秀文艺骨干,持续实施“一村一月一场公益电影”“一村一年一场戏”工程。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升服务标准和能力,整合文化资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常态化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活跃乡村文化,形成群众文化品牌和特色文化圈,把深受群众欢迎的文艺演出送到基层。依托传统文化资源,利用春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组织举办古均州民间锄头灯、凤凰灯、秧歌汇演、广场文化艺术节、舞蹈、歌唱、朗诵等群众性主题文化活动。

全市“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重点项目

1.丹江口市水库美术馆,总投资5000万元。

2.丹江口市广播电视应急系统及5G建设项目,投资13000万元。

3.丹江口市城市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投资3000万元。

4.城乡影院建设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

5.丹江口水库群文图书馆总分体系建设,总投资3200万元。

6.丹江口市民歌堂建设项目,投资2000万元。

7.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标建设,投资13000万元     

8.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建成图书馆新馆、文化馆新馆,图书馆馆藏图书达到50万册以上,文化馆年开展培训12次,培训人员1万人次,投资1000万元。

9.打造书香城市。以“图书馆之城”为牵引,建设10个均州书房,21个市内社区分馆,以图书馆新馆、城市书房、社区分馆构建城市15分钟阅读圈。投资1000万。

10.市新华书店新设3家乡镇、社区图书发行网点,建设3家校园新华书店,投资2000万元。

11.新增三个城区办事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三个林区文化服务中心,投资1000万。

12.繁荣艺术精品创作。创作精品歌曲15首,原创武当神戏一台推出本土民乐作品5部;本土许舞原创歌曲集1部;民间舞蹈3支;摄影类作品20件;书画类作品10件;文学作品2部;小戏小品3个、舞蹈节目6个,投资800万元。

13.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每年举办歌咏比赛、群众性集体舞5场;举办大型原创音乐演唱会或音乐节2场;庆祝建党100周年专场文艺晚会1场,各类大型专业性质的惠民舞台演出10场,戏曲进校园90场,举办精品书画及摄影类展览5场。

第五章创新方式方法,传承保护文化遗产

第一节    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认真贯彻执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推进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设立丹江口市非遗保护中心,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活态传承。详细制定重点项目保护规划,继续做好国家、省、市、县各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申报工作。全面完善认定机制、保障机制和管理机制,积极开展教育传承工作,让非遗传承人能真正将民族文化精髓传承与发扬,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创建一批非遗传习基地、生产性示范基地、传承学校、传习馆,建设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展示中心和研究中心,在建立完善传习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阵地的基础上,为非遗建立生产、加工、贸易、旅游一体化的集聚区,引入节庆、展览、演出等宣传方式,让非遗传承成为活色生香的现实生活场景,让更多的人关注生产、参与消费,实现非遗产业化,形成自身造血功能。

实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广泛开展非遗项目宣传、展示、研究及交流活动,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健全非遗保护机构,加强保护队伍建设,落实丹江口市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专项经费。全面完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记录保护工作

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加大对手工类非遗项目的培训传承力度和保护策略,不断提升非遗产品的精细化生产、包装,拓展非物质文化产品的市场, 增加非遗传承人的经济收入,做好非遗+旅游+传承+经济+乡村振兴工作。

第二节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加大不可移动文物维修保护力度。完成一批国保、省保、市保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程(饶氏庄园一庄园、二庄园、大晟庵箭楼、均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贾家老宅等)。启动武当山“四至”皇家敕谕界碑保护项目。开展石窟寺、石刻专项调查及保护工作,排查整治农村文化旅游场所文物建筑房屋安全隐患工作。

开展文物安全防护工程提升建设完成一批国保、省保文物保护单位的消防、安防工程建设(浪河老街、饶氏庄园、泰山庙、古戏楼);设立综合监测平台,将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纳入监测范围,实现人防、物防、技防三重监管防护。

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力争将庞湾窑址申报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深度挖掘我市历史文化,推进文化、文物与旅游融合发展,开办古均州百年记忆展,做好修缮后的古建筑陈列布展及开放工作,开发饶氏庄园、浪河老街、大晟庵箭楼、均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武当南神道、西南神道、世美书院等文物古迹或名人故居,纳入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路线。

积极推动我市博物馆事业发展。一是完成博物馆展览提升和博物馆消防安防系统改造升级。二是积极申报国家二级博物馆

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1、文物保护工程:完成饶氏庄园一庄园、二庄园、大晟庵箭楼、贾家老宅修缮工程,均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安防工程、饶氏三庄园、浪河老街、泰山庙古戏楼消防工程。完成修缮后的饶氏庄园、泰山庙古戏楼、浪河老街、大晟庵箭楼等文物保护单位的陈列布展及开放工作。

2、文化遗产申报:积极申报庞湾窑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武当太乙五行拳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席氏正骨术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3、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做好环丹江口库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重点做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展示中心和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

4、民营博物馆建设工程:支持扶植民营博物馆建设,鼓励当代著名艺术家、文物收藏家、企业利用历史建筑或新辟场所设立各类博物馆、陈列馆、民俗馆;鼓励企事业单位兴办民俗、自然、科技类等行业博物馆。

5、主题博物馆建设工程:积极推动武当道茶博物馆建设,投资5000万元。

第六章加快产业融合,构建全域旅游发展体系

第一节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坚持全域旅游、全域景观发展理念,以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树立品牌形象为抓手,大力发展山水一体全域旅游和康养产业,构建“一核两廊三环四区多支点”的全域旅游格局。到“十四五”期末,基本打造成为国内知名康养文旅目的地、中南区域文化旅游支点城市和“一江两山”重点节点城市。

丹江口市“十四五”旅游发展新格局

一核:即主城核心区。坚持以“城市即旅游目的地”理念为引领,着眼我市历史人文、工业遗存等特色资源,加大城区景观化、全行业景观化建设力度,捆绑创建5A级旅游景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核心区和高品质的城市“会客厅”。

两廊:以武当花谷片区、饶二片区、官山片区为核心的江南生态休闲康养走廊;以凉水河镇江口桔乡、石鼓镇玉皇顶果园场、习家店镇蔡家渡果园场、习家店农博园等为主体的江北百里生态农业观光走廊。

三环:即环库、环山、环城。环山指丁家营、浪河、白杨坪、盐池河、官山、六里坪等武当山周边乡镇形成武当文化生态康养旅游环线;环城指大坝、均州、丹赵路、三官殿、新港、牛河、土关垭等城区周边镇办处区形成度假休闲旅游环线;环库指凉水河、石鼓镇、蒿坪、习家店、大沟、均县镇、牛河、等丹江口库乡镇形成库区水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旅游环线。

四区:即民俗文化体验区、古镇文化体验区、休闲农业体验区、健康养生度假区。挖掘包装以伍家沟故事村、吕家河民歌村、山坡锣鼓、陈世美故事文化,形成文化旅游创意产品为主体的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区;深入挖掘古均州历史文化资源,重现均州古镇风貌,将旅游项目自然嵌入移民生产生活方式之中,打造国家级移民安置示范区及古均州古镇文化体验区;嵩坪镇、石鼓镇、习家店镇等沿线地区,以休闲农业为主要业态,以村庄为依托,以生态为背景,以乡村农庄和农家乐为特色,结合地方传统文化与风土习俗,集中各类休闲娱乐设施,将休闲活动贯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过程中,引入和强化文化元素、体验元素、休闲元素,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造休闲农业体验区;以静乐宫为龙头,在三官殿、丹赵路库区沿线布局打造以露营、疗养、度假、培训为主的健康养生度假区。

多节点:根据各乡镇文化旅游发展情况和战略定位,确定多个旅游发展节点镇,形成丹江口市旅游网络化布局结构,开发类型多样层次丰富的旅游产品体系。

第二节提升公共服务,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

构建“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统筹交通资源,完善文旅要素植入和设施配套,全面推进交通设施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加快驿站式营地、骑行绿道和慢行系统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全面实现景景、景城及景区与主要公路间连接性旅游公路贯通。

构建“便捷乐享”的旅游服务网。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依托交通枢纽、乡镇文化站、景区(点)等资源,建立1+1+1的三级旅游集散体系。着力提升旅游导视水平,加快旅游导览标识规范化建设。整合特色菜品、百年老店、特色小店等资源,推进地方特色菜点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努力打造一批全国著名的旅游餐饮企业。深挖当地文化资源,加快旅游住宿业多元化、特色化发展,支持酒店创星,推进主题酒店、绿色酒店、青年旅舍、民宿等度假居所建设。以“绿化、亮化、灯化”为抓手,加大城市景观化、旅游化建设力度,打造山水旅游新形象。  

构建“高品优质”的旅游景区网。坚持以旅游景区产业化建设为中心,引导旅游景区立足特色禀赋引流,瞄准假日夜间引流,做足宣传推广引流。加快景区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大“商、养、学、闲”相关产业要素配套,广泛开展创意产品和二消、夜消、网消项目建设,大力推进非遗景区、文艺景区等融合性示范工程建设,努力打造“一景一特、一游一色”、“产品丰富、消费不停”的特色旅游景区。支持太极峡、丹江口大坝提档升级,加快武当大明峰二期、南水北调移民纪念园建设。十四五期间,力争建设3A级以上景区6家。

构建“智慧智能”的旅游互联网。依托移动全景游览、文旅AI慧眼、XR文旅云平台等服务功能,大力推进智慧景区建设。依托移动5G体系,建立丹江口市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开发以面向公众消费需求的智慧服务中心、面向行业管理需求的监管指挥中心和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的数据分析决策中心,纳入“游湖北”、“一机游十堰”等平台体系,实现“景区管理智能化、游客服务智慧化、产业发展IP

构建“多云互动”是旅游营销网。依托“传统媒体+数字媒体”,构建景区(点)直推平台,培养游客消费习惯;构建景区(点)智能服务平台,以互联网、手机、电话和数字电视为载体,与游客实时交流互动,达到提高旅游市场占有率及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忠诚度的营销。

丹江口市“十四五”旅游重点项目

1.“三线”军工文旅项目建设,投资300000万元。

2.浪河三产融合小镇建设项目,投资200000万元。

3.太极峡5A景区提档升级建设项目,投资20000万元。

4.夜游汉江景观建设,投资60000万元。

5.“引江补汉”文化旅游综合体建设,投资20000万元。

6.丹江口水库智慧旅游项目,投资6000万元。

7.武当大明峰生态文化旅游区二期开发建设项目,投资112000万元。

8.南水北调中线源头生态文化旅游区开发建设项目,投资100000万元。

9.丹江口夜游汉江景观建设项目,投资60000万元。

10.丹江口市静乐圣境生态旅游区开发项目,投资45000万元。

11.丹江口武当金蟾峡开发项目,投资35000万元。

第三节   培育新业态,打造文旅消费新产品

着力增强供给能力和质量,全面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具有文化和旅游特色的高品位步行街,建设集文创商店、小剧场、文化娱乐场所等多种业态的消费集聚地,加快文605文化产业园和汉水街文旅综合特色街区建设。全面构建以文旅为核心的全产业融合体系,大力发展红色、研学、康体等新业态,鼓励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开发,打造优质产品供给引领消费升级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优化消费环境,提高文化和旅游消费便捷程度,打造群众身边的文化消费网点。2025年,力争创建文化产业园区2家,旅游综合消费聚集区1家。

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发展基5GARVR、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产品。积极推进娱乐服务设施建设,打造独居特色的文化旅游演出活动,形成“全域有活动、处处有欢乐、昼夜有美景”的娱乐体系。整合文化、农业等资源,加快“丹江口友礼”系列主题商品开发,培育一批创意性文化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企业。完善自驾游服务体系,大力推进自驾车基地及汽车租赁服务、救援服务等建设。结合丹江口通用机场,开发环武当山、丹江口水库等山水观光飞行航线和花热气球、直升机等低空飞行项目。引导实虚互推,创新发展网间经济,培育网红企业,加快网红打卡地和品牌建设。

丹江口市“十四五”旅游重点项目

1.文字六零五(湖北)文化创意项目,投资30000万元。

2.沧浪印象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投资30000万元。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文旅特色街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投资23000万元。

4.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研学营地建设项目,投资10000万元。

5.武当文创产业园,投资20000万元。

6.南水北调移民实景剧,投资20000

7.丹江口景观轻轨廊道,投资50000万元。

8.浪河镇康旅养老房车营地项目,投资200000万元。

9.丹江口市沙沟河均州文化风情街项目,投资31500万元。

10.丹江口市汉水街开发建设项目,投资14000万元。

11.蒿坪黑垭千亩竹林民俗村建设项目,投资10000万元。

12.浪河银梦湖旅游度假村建设项目,投资11000万元。

13.六里坪蒿口村生态康养文旅综合体建设,投资10000万元。

14.浪河镇星火黄龙山红色文化基地建设项目,投资14000万元。

    

第四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优化乡村旅游区域整体布局,形成一镇一景区、一村一景点,一镇一特产、一村一美食的发展格局。加快文化振兴和旅游产业高效融合,以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名镇名村建设为抓手,着力在乡村旅游资源挖掘、短板补齐、文化传承、宣传推介、服务管理五个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研发推广一批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建设一批产业公园、休闲农庄、乡村民宿、森林人家等特色生态旅游载体。加快文化振兴和旅游产业高效融合,大力实施“特色文化+乡村旅游”发展工程,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扶贫重点村、美丽乡村等资源,建设主题鲜明、文化浓厚的十大主题组团区。2025年,力争创建荆楚名镇名村3个。

特色文化+乡村旅游”十大主题组团区

1.“吕家河民歌”吕家河乡村旅游组团;

2.“伍家沟故事”伍家沟乡村旅游组团;

3.“武当神戏”庞湾青塘乡村旅游组团;

4.“贾寨古民居”贾寨熊家庄乡村旅游组团;

5.“饶氏庄园”黄龙青莫乡村旅游组团;

6.“山坡锣鼓”盐池河长滩河乡村旅游组团;

7.“大晟庵箭楼”银洞山乡村旅游组团;

8.“水文化体验”舒家岭乡村旅游组团;

9.“寨山遗址”大横山乡村旅游组团;

10.“均州八景”沧浪地乡村旅游组团。

第七章   强化设施建设,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第一节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统筹规划全民健身公共设施,加强健身步道、骑行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体育设施建设。“十四五”周期,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2.1平方米,净成形参加体育锻炼人口达50%80%以上的城区、社区居委会、60%以上的乡镇建有体育组织。100%的城区社区、70%以上农村行政村建有体育健身站(点)。每年新建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不少于3个、新增全民健身路径不少于10条。实现社区健身设施覆盖率100%,村级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20%的街道、乡镇体育设施建设要达到“两个一”(灯光篮球场,室内健身房)的建设标准。加快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在城区实现15分钟健身圈覆盖。盘活存量资源,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体育健身综合体。

推动场馆设施开放利用。鼓励民间资本建设运营体育场馆的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

第二节加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

1、提升体育社会组织管理水平,鼓励体育协会及俱乐部开办体育装备,体育服务、体育康养等实体,鼓励单项体育协会采取政府引导、部门支持、协会组织,市场运作的模式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培育发展体育协会和中介组织,加快体育行业协会、俱乐部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俱乐部作用,引导体育服务、场馆建设等行业发展。

2、加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扶持和引导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发展。进一步加大体育组织培育建设,培养一批不走的地方全民健身队伍。培育多个体育项目的社会组织向社区、乡镇村组发展会员,扩大队伍,增加体育人口及体育组织的覆盖面。

3、加强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骨干队伍建设,每年新增社会体育指导200人以上,经常性开展本市特色的体育社会指导员培训。

第三节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

1、建好赛事基地。积极发挥体育+、+体育的模式,利用我市的资源优势打造以水为媒的品牌赛事基地。积极发展赛艇、皮划艇、摩托艇、漂流等水上健身休闲项目。完善有关设施建设,打造国家级皮划艇、龙舟等水上赛事基地,打造全国乃至国际性摩托艇赛事基地。利用环库路打造公路自行车,越野马拉松赛等赛事基地。以山水结合,积极发展户外运动,支持以汽车露营、户外拓展、徒步为主的户外运动项目基地建设。

2、办好有影响力的赛事活动。坚持办好武当国际演武大会、中国水都.丹江口半程马拉松(长走大会)赛事、全国性的夏日冬泳邀请赛、“骑遇荆楚”丹江口环库区骑旅假日活动等大型赛事。

3、丰富群众体育赛事,引导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针对不同人群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民健身活动。要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等落实工间、课间健身制度等,倡导每天健身一小时。完善市民体质监测制度,为群众提供体质测试服务。

4、加强武术之乡建设,着力打造武当武术品牌。以武当武术传承基地为依托,结合武当太乙五形拳的非遗项目争取,打造我市武当太乙五形拳,武当太极拳为主的武术群体性活动特色。

第四节丰富体育产业内容

推动体育与养老康养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教育培训等融合,促进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等相关业态的发展。以旅游港、均州老街、环库路等为载体,鼓励健身休闲设施与住宅、文化、商业、娱乐等综合体开发,打造健身休闲服务综合体。加强体育运动指导,推广“运动处方”,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发展户外营地、船艇码头等设施。推动“互联网建设休闲”。培养市民体彩消费意识,巩固和培育体彩消费人群,力争全市体育彩票销售年度突破5000万元大关。

第五节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

发布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制定实施青少年、妇女、老年人、职业群体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重点体育发展工程

1、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力推进右岸体育中心、体育公园、游泳馆、右岸公共体育场田径跑道和足球场、习家店镇足球场、右岸围栏篮球场项目、全市镇(办、处、区)全民健身活动场所、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建设、环库公路健身步道,改善我市体育基础设施落后现状。

2、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项目:深入开展武术、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棋类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继续打造武当武术品牌。打造我市水上运动,公路自行车,马拉松赛等赛事基地,积极发展户外运动支持以汽车露营、拓展、徒步为主的山地户外运动。

3、发展壮大体育社会组织:提升体育社会组织水平,鼓励单项体育协会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确立体育组织在全民健身体系中的治理主体地位,坚持民间体育自主办理、自愿参与、自我服务和民主自律的原则。

4、休闲体育产业培育工程:发挥旅游港、阿里山漂流、均州老街太极广场等一批地方特色的健身休闲服务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奥星青少年俱乐部、骄阳健身俱乐部等一批健身休闲俱乐部,利用湿地公园等地域优势,以沧浪海水上运动俱乐部为龙头,打造水都特色的健身休闲集聚区,以环库路为载体,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的休闲观光体育旅游项目。

第八章深化改革,完善文旅发展保障体系

第一节健全统筹协调机制

健全文化旅游框架体系,建立健全“一把手”负责制,形成党政统筹、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文化和旅游综合管理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文化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职能,逐步提升文化旅游行业管理、综合协调、产业促进的主导地位,强化协调旅游、财政、建设、国土、农业、林业、水利、文化、体育、环保等部门的职能。建立健全文化旅游平台管理机制,加强人员配置,健全项目从招商、设计到落地的管理机制。

建立督查和考核机制。强化规划督查管理。加强规划实施项目的动态管理和跟踪分析,对重要目标任务实时跟踪反馈;各部门、镇办处区要落实专人负责信息统计报送工作,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建立考核机制。开展规划年度跟踪监测制度,推进中期评估和末期全面评估。把文化旅游工作纳入政府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与政府目标管理挂钩。重点优化各镇办处区的差异考核,适当提高文化旅游发达镇办处区文化旅游指标的分值和比重。

完善旅游市场运作机制。强化旅游资源配置改革,推进景区经营权改革,打造市场化运作的旅游开发、运营、投融资平台,通过市场主体的整合、共同品牌的培育、资本整体运营推动文化旅游市场机制创新;由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牵头,统一制定营销推广计划,为文旅发展提供推介服务。强化资源合理开发与串线,鼓励全市文化旅游公司旗下核心景区资源与其他优质资源形成良好的串线,形成全域联动发展格局。

第二节   完善产业要素保障

强化文旅用地要素保障。一是加强文化旅游用地保障,将重点建设的文化旅游项目优先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优先保障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中重点区域、重大项目的建设用地和规划空间。二是健全文化旅游用地政策,支持企事业单位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发展旅游;支持农村三荒地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创新土地开发利用形式。利用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在现有土地条件下实现土地的多样化利用;按照土地用途,整合土地划拨方式供应与招标拍卖方式供应;鼓励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供应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用地。  

强化多元资金要素支撑。一是设立专项资金,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根据财政状况逐年增加;整合各部门资金,统筹管理使用,发挥资金的集聚效应。二是创新投融资方式。通过PPP模式、BOT模式,政府与相关企业在旅游、市政工程、交通等方面开展合作,争取财政支持;对有公众吸引力的各类项目,发起网络众筹,给予支持人一定的资金回报与体验优惠方式筹集资金。三是争取政策性补贴。积极向上级单位申请政策资金扶持,争取生态补偿,对生态康养等休闲旅游项目加大扶持力度;积极申请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重点支持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旅游小城镇和康养等新业态项目建设。

强化旅游招商服务保障。一是成立文化旅游招商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制定文化旅游招商工作的全年计划、激励政策、考核任务,召开文化旅游招商项目推进工作协调会,统筹、协调、推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二是编制文化旅游招商手册,强化项目前期包装策划,健全投资引导目录,精准招商,积极组织招商团队参加各级文化旅游推介会,主动与有实力、有品牌、有理念的大集团、大企业对接洽谈;加强客商联系、建立客商库,优先强化本地资本;成立文化旅游项目招商评估机制,制定产业导向目录,强化文化旅游主管部门把关,保证文化旅游资源的最高效利用。三是完善政策及配套保障,以招商引资和规划项目的动态跟踪管理为重点,明确每个项目的责任单位、投资建设、政策扶持等情况,实时跟进招商项目,做好招商项目的落地运营与招商企业的长期配套服务。

强化文旅人才要素保障。加强文化旅游人才的教育培育、规范管理,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一是建立“中国水都”人才智库,定期协商议事,举办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开展年度文化旅游战略研究,建设运营文化旅游智库综合传播平台,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智力支撑。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常态化的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和人才激励机制,通过招、引、育等多种途径来实现人才储备与更新。三是优化人才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文化旅游人才资源统计体系和旅游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各类文化旅游企业在我市落地。建设乡村旅游创业创客基地,设立人才生活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引进一批乡村旅游创客人才。

第三节   规范行业综合管理

加强综合执法建设。深入推进文旅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实施市场主体分类管理,推进市场监管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推广综合执法模式,通过公安、市场监管、交通等联合执法机构,解决旅游治安、旅游群发性突发性事件、旅游消费投诉案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投诉协调处理机制,持续开展文旅市场常态化排查,及时有效处理旅游纠纷和投诉,确保投诉受理不打折扣、处理及时高效。坚持一手抓执法监管,一手抓服务引导,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加强在线文化旅游市场领域执法监管。通过标本兼治营造良好旅游环境,保护企业及游客的合法权益,让广大游客在我市游得省心、游得放心、游得开心。

健全危机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应对突发文化旅游危机事件的应急机制与预案,建立预警系统,及时响应,提高旅游紧急救援和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维护旅游发展稳定。

强化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安全预防和保险体系,公安、卫应急管理和旅游企业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联合组成旅游安全紧急救援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安全救援工作和善后处理等工作;积极与各保险公司合作,共同完善文化旅游保险体系。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设置专门安全防护人员,负责防护文化旅游行业的日常运作。推进全市文明旅游建设,开展志愿服务,开展优秀企业评选,营造良好的文旅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