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财政部下达丹江口市2021年中央直达资金指标69665万元(不含省财政下达2407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60万元),截至目前,我市国库已收到十一个批次直达资金54665万元。元至十一月,我市已拨付使用54926万元,监控系统显示中央直达资金分配进度为100%、资金支付进度为75.9%。实际支付进度占已下达资金的101%,
实际支付资金额度超过收到资金额度261万元。
一、直达资金主要使用范围
1、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指标涉及19大类资金68298万元,目前资金分配68298万元,资金分配率为100 %;已形成实际支付51995万元,资金支付进度为76.1%,支付数据在监控系统已全部挂接。
2、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主要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1728万元,目前资金分配1728万元,资金分配率为100%;已形成实际支付1716万元,资金支付进度为99.3%,支付数据在监控系统已全部挂接。
3、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主要为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2306万元,目前资金分配2306万元,资金分配率为100%;已形成实际支付1216万元,资金支付进度为52.7%,支付数据在监控系统已全部挂接。
二、直达资金发挥的具体成效
(一)精准施策,保居民就业。一是进一步强化困难群众就业帮助。全面落实就业援助和失业救助政策,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功能作用,确保失业保险金应发尽发,失业人员应领尽领。二是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充分利用职业技能提升、退役安置补助、农民工稳岗就业补助资金等项目,为全市企业职工、农村转移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贫困户等群体提供职业培训,有效提升了重点就业群体就业创业能力。
(二)兜牢底线,保基本民生。一是为全市优抚、低保、特困人员等发放困难群众救助直达资金,强化对困难群体基本民生的兜底保障;二是安排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等政策;三是助推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开展。
(三)纾困解难,保市场主体。及时兑现财政补助政策,为企业纾困解难;落实贷款贴息、融资分险、风险补助、延期还贷等财经互动政策,向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及个体提供金融帮扶资金。
(四)稳产保供,保粮食安全。贯彻落实中央“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高标准农田项目直达资金,弥补农田建设任务资金缺口,保障了粮食耕种、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灾减灾等项目资金需求。
(五)突出重点,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排直达资金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达产稳产,工业增加值、总产值持续向好。重点支持六里坪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海淀工业园等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促进区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六)严控细管,保基层运转。安排保运转直达资金弥补各地因减税降费带来的财力缺口。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实施“收压延转”举措,将直达资金专项检查与基层“三保”支出、公务卡支出检查有效结合,确保资金保障基层平稳运行。
三、2021年直达资金预计使用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元至十一月,我市直达资金支付率为75.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一是我市属全省最后一批上线的预算管理一体化地区,由于系统基础信息对接较晚,部分支付数据暂未挂接;二是部分项目建设资金(如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等)工程正在实施中,未达到考核验收阶段,资金尚未拨付,无法形成支付数据挂接。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抓好直达机制落实工作,进一步管好用好直达资金, 在年底前直达资金做到应支尽支,确保资金精准落实到位,尽快发挥效益,支付率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加强资金使用,切实发挥资金效益。严格按照直达资金管理办法、工作要求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同直达资金项目业主单位横向联系,及时掌握项目进度、梗阻,积极参与协调推进过程,及时发现问题、报告解决思路,强化最大限度发挥财政直达资金最大效益的责任意识,认真落实直达资金财政支出“资金直接支付至最终端”的拨付流程,真正做到直接惠企利民,通过实物工作量助力经济企稳增长。
(二)加大工作力度,推进资金支付进度。对资金支付进度偏慢的项目,要及时了解情况,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快项目实施、验收、审计及资金申报审批流程,及时实现资金支付关联。严格按照直达资金管理相关规定,及时、完整、准确地将数据导入监控系统,确保支付台账实时更新。同时在工作中切实做好监控预警处理,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充分发挥直达资金监控平台作用。
(三)强化协调沟通,提升管理水平。加强与财政厅、十堰局上下联动,积极请示主动汇报,共同推动直达资金监控工作,对财政厅、十堰局的重大安排部署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及时取得上级财政部门和本级党委政府的业务和政策指导。定期不定期对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支出关联情况进行检查,倒逼提高支出关联及时性和准确性。
特此报告。
丹江口市财政局
2021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