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旅局2021年工作总结
一、高起点规划产业发展。完成《丹江口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初稿)、《丹江口乡村旅游发展指导意见》(初稿)编制工作。起草《丹江口市“引客入丹”扶持奖励办法》。已积极申报省级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和旅游产业竞争性资金项目。全年共接待游客1154.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1.16亿元,圆满完成全年任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60万元。向上争取资金2000余万元。
二、高品质推进品牌创建。“丹江口生态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定报告(初稿)编制完成,宣传片及PPT制作完成,等待文化和旅游部景观质量评审。武当大明峰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小蚂蚁文旅综合体、浪河大峡谷等景区3A创建申报工作完成,正等待验收。大力培育文旅示范镇村及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完成官山镇、骆马沟村湖北旅游名镇、名村验收工作,完成武当大明峰、武当南神道等十堰市森林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申报工作,完成莲花寺村、金蟾峡村及武当大明峰景区旅游扶贫重点村级优质项目申报工作。
三、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一期工程完工,“十一”正式开园迎宾。饶氏庄园1、2号庄园修缮已启动。丹江口公共田径场建设基本完成。总投资2.5亿元的丹江口大坝景区坝心探秘、左岸游客中心(含符号丹江口会客厅)等新建项目及龙山宾馆、票务中心等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启动。研学游营地建设项目,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投资合作意向协议书。武当大明峰“大明小镇”建成。格林豪泰旅游服务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印象丹江口”系列文创产品创意研发设计进入招投标阶段。南水北调博物馆完成拆迁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天使小区康养项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及配套宾馆项目已签约落地。中国三线军工遗址文化产业园、引进旅游龙头企业(旅游服务总公司)、鲍家花园----水都花园、激活沧浪海旅游港已达成投资意向计划签约。沧浪文化博览园项目、龙山宝塔旅游区项目、百喜岛开发项目、白龙泉康养山庄项目、白杨坪森林房车露营项目、六里坪秦家庄文旅项目、坝下旅游开发项目、游客集散中心项目、珍稀植物园项目、环武当山康养项目、功夫小镇项目、沧浪洲湿地公园项目等项目正在进行规划选址和方案设计。
四、高质量推进公共服务体系。组织开展“灵秀湖北˙四季村晚”活动9场。围绕建党100周年,创作音乐作品《千秋画卷》、《有一条江叫海》入选湖北省音乐创作“131”工程优秀歌曲奖;以革命先烈纪大纲英勇事迹为题材的豫剧《均州赤子》创作完成,并参加湖北省第四届艺术节暨庆祝建党100周年展演。
五、高规格推进宣传营销。“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丹江口大坝”成功纳入《2021年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和省“极目楚天 畅游湖北”(京津)活动推介的重点内容。由国家文旅部、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全省有6条线路入选,我市丹江口大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作为十堰市唯一条线路中的两个点纳入“南水北调˙活水之源”旅游精品线路之列。《做客丹江口》城市文旅宣传画册正在进行第三次修改完善中,城市旅游宣传片已进入采编阶段。围绕红色旅游、康养、研学等旅游精品线路10条。
六、全力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年共组织开展文物巡查72次,检查文物保护单位30余家。立案处理4起文物违法案件。完成了均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安防工程、大晟庵箭楼修缮工程。饶氏庄园一、二号庄园修缮工程和均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修缮工程,工程设计方案正在省厅进行评审。饶氏庄园三庄园消防工程、浪河老街消防工程已完成招投标。武当八段锦、武当酒酿造技艺入选十堰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八段锦项目传承人简元章、神仙叶凉粉传承人郭静入选为十堰市第五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七、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完成了省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8个项目的申报,申请投资计划资金12880万元。为村居社区配置健身器材47套次。指导开展太极拳、羽毛球等培训班4期,组织开展篮球、羽毛球、毽球、气排球等赛事6次。组队参加武术之乡比赛,获得2金5银8铜和集体项目三等奖、体育道德风尚运动奖。体彩销售达3500万元。
八、做好营商环境及政务服务工作。完成“双百”工作及领导干部包户工作,统筹协调完成营商环指标评价等工作,完成文旅企业新办、补证换证等行政许可2件,完成文旅市场监管及旅游统计等各项工作。
一年来,文化和旅游系统所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党组一班人团结协作的结果,是文旅系统全体党员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所取得的成绩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今后,我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领导和团结文旅系统全体人员,以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谱写2022年文旅事业新篇章而不懈努力奋斗。
2021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