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和旅游局2019年工作总结
2019年,全市文旅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文旅融合深入推进,文旅事业稳步发展,成效明显。饶氏庄园被国务院列入第八批国家级文保单位。全国武术之乡比赛中获金牌20枚,银牌18枚,铜牌21枚,创历史最好成绩。在十堰市第六届运动会中总分排名全市第一。截至目前,全年单位、个人共获各类奖41项,现将2019年文旅工作总结及2020年重点工作计划如下:
一、文旅产业成效斐然
目前,全市共接待游客已高达1980万人次(含武当山1130万),同比增长10.26%;实现旅游收入145亿元(含武当山84亿),同比增长26.10%。文化产业现入库产业增加值5.6亿,其中规模以上2.6亿,占GDP比重的3.1%。全市在建文旅项目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全年新增旅游景区(点)3家,暴热旅游项目4个,旅行社1家,被十堰市推荐为“全市唯一的湖北旅游强县”。
二、文旅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一是文体中心项目建设加快。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剧院已分别完成结构工程总量的100%、100%、95%和70%,施工按照年初计划稳步推进,年底所有建筑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二是新开发的景区已正式对外开放。武当大明峰景区一期工程已完成,9月22日试营业。集民俗展览、民俗体验、农耕体验、户外拓展、餐饮住宿为一体的三官殿农耕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建成并对外开放。
三是景区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大。沧浪海嘉年华水上乐园试营业。太极峡景区七彩滑道、步步惊心、玻璃滑漂项目开业,对玻璃桥升级改造,启动玄武洞项目建设。累积投资达2000万元。汉水丹心˙南水北调移民工程纪念园稳步推进。
四是推动一批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丹江口市新城区体育场正在做投资评审,招投标工作启动。右岸游泳馆招商工作已启动。
五是24小时自助图书馆已正式对外开放,投入资金150万元。
三、各项重点工作成效明显
1.启动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启动“南水北调源头生态文化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策划编制景观价值评估报告。制定《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和《丹江口市乡村旅游指导意见》(初稿)。研发环城游、环库游、环山游精品线路全部投入市场。
2.旅游品牌创建成果显著。浪河镇饶氏庄园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玉皇顶生态农业观光园、蔡家渡柑橘生态旅游观光园、北斗星生态农林休闲园成功创建2019年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推荐官山镇创建“湖北旅游名镇”,茯苓村为“湖北旅游名村”,黄龙村为“湖北特色文化村”;推荐武当大明峰景区申报国家4A级景区,南水北调植物园、太子道、“龙山烟雨”、农夫山泉等4个景点申报3A级国家旅游景区。
3.旅游整体营销有效果。一是全域四季游坚持“一月一活动”。已成功举办了相约“三花”节、2019武当蜜桔采摘节等28个子活动,看点及攻略点击量已突破千万次。二是旅游知名度进一步增强。《全域旅游看十堰》丹江口专题在央视新闻+、新华社现场云、一直播、十堰广电客户端等平台同步推出,开播半小时内点击率过万。邀请影视演员潘泰名录制“2019年‘山水美如画,畅游丹江口’”文化旅游推介视频,线上点击率过百万。在武汉、西安等大城市投放全域四季游旅游VIP卡3万张。三是进一步加强文化旅游服务能力。开发智慧旅游小程序即将实现收集终端“三网”覆盖。四是积极研发旅游精品线路。推出了以丹江口市大坝为核心的水都精华游、以静乐宫为核心的道教养生游、以丹江口全鱼宴为主题的生态美食游、以太极峡、南神道、大明峰等为内容的山水联姻游等旅游线路。
4.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建设进程。已累积完成2015—2018年的61座旅游厕所核定和百度地图标注工作,并已通过卫星定位和质量验收。2019年新建、改建的9座旅游厕所申报情况在旅游厕所管理系统进行了填报。
5.公共服务标准化水平全面提升。一是贫困村“五个一”文体基础设施建成率达99%。二是惠民演出活动常态化。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开展活动70场次,送戏下乡惠民演出118余场,在12个镇(办、处、区)86个贫困村开展精准扶贫专场演出。全面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管工作,确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安全播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惠民公益电影进乡村、社区放映300场次。三是文艺创作结硕果。我市精准扶贫原创音乐专辑《说说咱村的那些事儿》出版发行,并为湖北省唯一入选中国文联“中国精神中国梦”文艺扶持资助项目。《老胡的日子》入选放歌新时代—湖北省文联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精品节目展演。市文化馆编排的情景歌舞《一江深情》入选十堰市举办的《祖国颂》文艺晚会,获得最佳优秀奖。反映我市以精准扶贫为背景的现实题材小戏《月映山乡》,入选第四届十堰市地方戏曲展演,取得优秀剧目奖。
6.重点文物保护及非遗传承工作得到加强。一是浪河老街、泰山庙古戏楼等南水北调文物复建项目全面完工。二是省文物局正在对饶氏1、2号庄园做勘察设计。三是已全面启动土关垭大晟庵箭楼的修复工作。四是新增各类非遗项目传承人19人,完成2个非遗项目挖掘、整理。
7.体育赛事+旅游活动开局良好。已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最美山水公路长走大会、夏日冬泳挑战赛、2019年全国(U21)青年篮球锦标赛、骑遇荆楚·2019环丹江口骑旅假日活动、武当国际演武大会、2019半程马拉松等大型赛事等“体育+旅游”赛事,直接参加各类赛事运动员达到3万余人,带动游客5万人。进一步拉动了我市经济发展,扩大了我市知名度及影响力。
8.文旅市场监管进一步强化。一是集中开展暑期、汛期、中高考及重大节庆期间的专项检查活动,深入开展了“迎大庆 保军运”、“扫黄打非”、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全面开展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活动。全年共开展各类文旅市场大检查活动30余次,专项整治活动15次,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共检查歌舞娱乐场所70余家次,游泳漂流场所20余家次,电影放映场所10余家次,印刷企业120余家次,出版物门店160余家次,网吧400余家次,旅游企业90余家次,停业整顿景区1家,约谈旅游景区和车队3家,发出提醒函2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2份,立案查处违规经营单位8家,有效保障了广大游客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完成政府服务事项、依职权事项、“政务+监管”执法事项及活动的认领、填报、发布工作,六里坪KTV、峡州旅行社六里坪门市部的审批、备案工作。
9.党建和精准扶贫工作深入推进。按照市委组织部及市直机关工委关于对组织工作的整体要求,文旅系统党建工作按照规定程序及学习要求,全面组织开展并实施到位。按照精市委、市政府《关于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推进后续扶持的意见》(丹发〔2019〕4号)要求,市文化和旅游局结合工作职责,在进一步落实精准扶贫常规工作的同时,在乡村旅游、旅游项目、景区带动、整体营销、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及文艺精品创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力的助推了我市的精准扶贫工作。
2020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