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均州挂毯传统制作技艺起源于明代,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经过多年来在实践生产中不断探索研究,不断发展创新,在保存和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丝毯统称挂毯、地毯,图案繁杂,纯手工编织,用一百多种的线搭配,经过三十几道工序编织而成。均州挂毯主要由蚕丝、色线为原材料,再经过当地传统手工工艺编织而成。挂毯的制作工艺繁琐、严谨,挂毯大小也需要根据主题来决定,一般主题内容分为:飞禽走兽、山水人物、花卉建筑等题材。
在1950年时,当地人们就选用了土法蒸煮蚕茧抽丝纺成丝线,编织挂毯,用于供给人们坐、挂地毯,剩余用作互相兑换物质。当时受社会制度的制约没有大兴,但是人们一直延续养蚕抽丝编织挂毯,织布做衣的方式。1952年成立了均县土产综合加工厂,其中有织布、编织草鞋、挂毯、地毯;后改名为均县丝毯厂、丹江口市丝毯厂、丹江口市武当地毯有限公司、丹江口市光明地毯厂、丹江口市老虎沟路宏俊丝毯加工厂至今。
均州挂(地)毯主要是用蚕丝编织而成。蚕丝是纯天然原材料,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噪音、能吸收水分和热量,降低温度,可以释放水份,起到调节作用;能够快速有效的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甲醛、二氧化氮,可以吸尘,没有静电,起到绝缘作用,不长跳蚤,是室内装饰、接待宾客必不可少的实用装饰品;是旅游商品中的主要商品,它具有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主要有以下特点:
1、结构严整而富于韵律,活泼多变而富于生活情趣。均州挂毯十分注意将同类色或对比色并置排列,在对比中充分显示各种色彩的个性。均州挂毯曾经以历史悠久、技艺高超而驰名于世,是湖北省传统的工艺美术品,是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挂毯,无论式样、图案和色彩均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向以原料上乘、质地细密、绒头密集、毯面薄平、图案繁谨而著称。品种繁多,花色班驳烂漫,大都花纹对称、整齐,线条细腻,对比色彩强烈。就用途而分,有铺毯、挂毯、坐垫毯、拜垫毯等。均州挂毯还是精美的艺术品,为不少艺术收藏家所收藏。
2、工艺独特。均州挂毯在传承和发扬传统工艺的同时,博各民族文化之所长,发扬传统,不断创新,以其独特的工艺和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挂毯文化,其主要的设计思路是结构严整而富于韵律,活泼多变而富于生活情趣,图案以京式纹样为主,即地毯上织作的纹样以中国历史的文物图腾为主要图案,比如琴、棋、书、画、轮、罗、伞、盖以及象征富贵的牡丹花;象征福寿的蝙蝠等,每一个纹样都象征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制作上采用纯手工制作工艺,生产工序繁杂,用羊毛纤维精心编结在棉纶和基布作依托的经纬板上,加以后道工序的深加工处理,以及采用平毯、雕刻、清沟、修整、漂洗、捐修等精湛工艺梳理,使软浮雕的纤维艺术美轮美奂,外观古香古色,远望花团锦簇,雍容华贵,近观高雅典丽,五彩缤纷,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和实用价值,堪称绝技,在世界手工地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3、选材讲究。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技术,最早以动物毛为原料编织而成,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逐渐采用进口棉、麻、丝以及合成纤维作为主要生产原材料,并结合织锦、刺绣艺术的特点,创造出了独特的寓意吉祥的挂毯图案,一直流传至现代。